按钮文本
     新闻资讯
青山藏浩气 碧水诉忠情
来源:腾腾电气 | 作者:行政部 | 发布时间: 2015-10-13 | 180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       这是一支烈火雄狮,穿行于腥风血雨;这是一支刺天的长剑,寒芒抖出神惊鬼泣;这是一支骁勇的铁骑,创造出辉煌的战绩;这是一支无畏的勇士,定格成永远的记忆。他,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!

       初晓红军挺进师,是在前几年为一家设计公司写县纪念馆文本时,其间着实也感动了一阵子,但随之便远淡而去,就像那漂浮在长空的云,这或许是穷留在书山史海里没实地探究的缘故吧,此番一经扯动,便鲜活了那几乎消失殆尽的记忆。记忆中的挺进师,是一支威武雄壮之师、百折不挠之师,其编制源于赣东北怀玉山惨烈突围的红10军团余部所组成,全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,师长便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共和国十大将之首的粟裕,政委刘英。挺进师组建之日,恰逢中央红军于黔北十万大山苦谋跳出敌人重围之时,为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,这支年轻的武装便毅然从赣东北挥师入浙境。征战途中,随着仅有的一部电台被毁掉就注定了前途的百倍艰辛,从此孤悬敌后与党中央、闽浙赣省委失去联系,相继在浙西南、闽浙边与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较量达三年之久,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天,分外的蓝,暖日照射着大地,我们“重走红色征程路,常怀爱党报国心”近十名党员和积极分子驱车前往革命老区泰顺县,体验红军挺进师当年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生活。车过苍南驶入泰顺地界,但见谷深山耸灌木葱茏,藤蔓疯长于深湾野箐,交织缠绕得密不透风,野性而桀骜不驯,恰是一座硕大的帐篷拔地而起,人隐其间,如针坠阔海羽落莽林要寻谈何容易?是天然的用兵场所、游击藏身的绝妙佳地。目光掠处,时不时飘过来一座葱林荡过去一片竹海,在冬阳的映衬下平添了不少诗情画意。我想这山山岭岭绝没而今这般柔媚,是焦愁的、苦闷的,那时时晃动奔踏的身影、那阵阵厮杀高喊的声音、那声声炸耳破天的枪弹织成一幅幅惨烈的画面,伤了青山心断了峰岭肝……尽管历史的烟云早已远去,但却抹不去青山那刻骨的记忆。

       小车猛然向右侧一拐驶上了一条单向的盘山公路,在弯弯绕绕的崇山峻岭间向白柯湾爬行,夹道的茂林修竹挡住了那一段段令人胆裂心寒的陡壁峭崖。一路盘旋而上,开始沿途还时不时闪过一些村寨,慢慢地便越来越少,后来甚至看不见了,入眼尽是峰的天地岭的世界,这条蜿蜒不下10里的盘山公路,竟然走了近两个小时。

   白柯湾因村口两棵参天的古柯树而得名,叶茂干粗傲然挺立任你风来雪压,犹如饱经风霜的时光老人,见证着80年前的那一幕幕烽火硝烟。村头几棵古老的苦楮树下,有一座不起眼的小宫庙,简陋矮小,仅能容纳10多人,这就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旧址。1935年10月,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刘英、粟裕的率领下挺进闽浙边和叶飞领导的闽东独立师一部会合,就在这座小宫庙里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,讨论红军面临的困境和今后的出路问题。次月,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成立,刘英任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,粟裕任组织部长兼军区司令员,叶飞任宣传部长兼少共(团)省委书记。时临时省委下辖浙西南、闽东两个特委,游击队员频频活跃于闽浙地区。其中浙南革命根据地以泰顺、福鼎、平阳(今苍南地区)、瑞安(今文成地区)四县为中心,两支年轻的武装背靠背共御强敌,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浩浩长歌。

       小宫庙右侧不远处是一座粉墙青瓦的传统江南民居院落,砖木结构分上下二层,吞口两边各一屋,分别是刘英和粟裕办公和起居之所,房间狭小光线昏暗,内有木床、办公桌、相照和各自生平简介。民居的对面是宽阔的纪念广场,入口处的卧碑上,时任国家军委副主席、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的“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”几个大字金光闪闪;广场正中的不锈钢旗杆挺立在蓝天下,鲜红的旗帜猎猎飞舞;广场正前方是高大巍峨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,馆分上下两层,绿色琉璃瓦与周围的青山翠竹相映生辉,古朴而庄重。馆中陈列品堪称大观,有蓑衣、斗笠、衣裤、书籍,笔记本及锅碗瓢盆,匕首、梭标、鸟铳……无声地倾诉着那段峥嵘的岁月。鸟铳已生锈,梭标已黯然,匕首已无光,然而,这便是当初红军开创一个新世界的神器。置身此间,仿佛走进了那烽火连天的岁月,耳旁犹响那密林中、那峡谷里、那山岗上无数次惨烈的搏杀。

       红军之所以谓红,注定与众不同;战旗之所以亮,本是鲜血染就。图片中的挺进师队员,年幼的仅十七八岁。十七八岁,还是个大娃娃,稚嫩的脸上却饱含坚韧,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战的沙场。图片中的勇士,有的迎来新中国的成立,更多的却埋骨在莽莽丛林之中。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,同时又是一支勇往直前的部队,领头人刘英、粟裕便是非同凡响的人物。

       刘英是1929年朱、毛红军挺进家乡瑞金时参的军,短短几年间便一跃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名高级政工将领,先后担任过红军连指导员、营政委、团政治部主任、团政委、师政委和军团政治部主任。挺进师北上后,与粟裕一起制订了“分兵以发动群众,集中以打击敌人”的游击战术,在各地纷纷建立党政组织,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查田、插标、分青苗运动,燎原的星火相继在浙西南、浙南一带熊熊燃烧,令国民政府惶惶不可终日,如芒刺背。

       挺进师的另一领导湖南会同人粟裕,时年28岁,犹小刘英两岁,更是难得的军事帅才,自20岁便参加了南昌起义,后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并参与了历次反“围剿”战争,从营长、团长、支队长、师长、军参谋长到军团参谋长,是红军部队中年轻的高级军事将领。北上的挺进师名曰一个师,实则编制仅仅500余人,在浙西南、浙南、闽东北地区频频游击的日子里,粟裕每每以微薄的兵力抗击着数倍于己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军清剿,破解了兵微将寡、枪弹贫乏、通讯失联、粮草不继、民众误解、悍匪袭击、国军围堵的层层难题,忽东忽西巧妙周旋,犹如铁钉钉地在广袤的山乡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,打退了敌人一波又一波的清剿合围。

       首次大规模的战斗爆发于1935年7月,至次年3月结束长达8月之久。国民党悍将宣铁吾、卫立煌、罗卓英指挥中央军、浙江保安团和地方武装共40个团七八万兵力在浙西南根据地反复围剿。挺进师分兵阻击,然众寡悬殊,损失惨重,仅英勇牺牲的地方高级干部、军中优秀指挥员就多达20余人,死伤、被捕入狱者近千,根据地最终失守,余部在粟裕、刘英的带领下突入浙南。

       二次大围剿同样历经艰辛,时刘建绪接任闽赣浙皖四省边区公署主任,纠集正规军6个师、两个独立旅及四省的部分保安团队共十万余兵力,向闽赣浙皖四省边区的红军发起疯狂的进攻。其中,浙南为重点围剿对象,浙赣铁路以南、瓯江流域和浙闽边境层层布防,兵力达3000余众。1937年的1月,愁云惨雾笼罩着泰顺峰文乡的山山水水,密密麻麻的国民党军队、反共义勇队、壮丁队蚂蚁似的蜂拥而至,村口碉堡把关虎视眈眈,寨子移民并村特务乱窜,山上是搜寻部队的大呼小叫和疯狂烧山的腾空烈焰,时闻爆豆般炸响的枪弹和惊天动地的喊杀声,敌我双方的鲜血染红了山岗浸透了草地,当年苏联《红星报》曾报导过“峰文大战”大战的消息。这场长达半年之久的清剿与反清剿直到6月才渐告平息,英勇的挺进师将士在饿虎群狼中穿来绕去,将游击区的范围扩大到浙江南半部的30余县,还一度活动到蒋介石的老家奉化附近,使敌军防不胜防,疲于奔命。最后,敌人也不得不沮丧地承认:“以数万之众,剿千百之匪,数月于兹,未奏肤功。”


        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,这是一片血红的记忆,随便截取一个片段都让人感动泪滴:在这场惨烈的争夺战中,泰顺境内共有五六百名干部和群众英勇献身,有四五百间民房被无情地烧毁。在血火翻滚中,挺进师将士活着的舍生忘死,受伤的顽强归队,被俘的誓不投降,绝境的纵身跳崖!岩泉滴泪,青山含悲,演绎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悲壮诗篇。站在白柯湾挺进师纪念馆后面远眺,远峰、近岭、村镇一览无余,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藏兵制高点,让你不得不佩服粟裕这千古一将的军事眼光,难怪之前有国民党老兵来参观,嘟哝道:“打死我也想不到,红军挺进师的根据地会设在这种鬼地方!”

   是的,不说他一个小兵不信,就连国民党军政要员也相顾失色。他们曾无数次惊叹红军飘忽不定的游击,可他们咋知这“飘忽不定”四字来得何其艰辛?那食不果腹奋力前行的身影,那衣不蔽体咬牙硬挺的疾奔;他们曾无数次惊叹红军“百折不挠”的意志,可他们咋知这“百折不挠”是何等超强的韧劲?那攀藤越壁荡去飘来的惊险,那枪响血流战友倒下的长恨。他们永远无法理解吃野菜、咽草根也死守山林;他们永远无法理解钻岩洞、宿荒岭也长亮火灯!

       在挺进师纪念馆展出物中,有不少抗日救亡的图片,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,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开展第二次合作,调转枪口一致对外。1937年8至10月,浙南国共双方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,挺进师全体将士下山齐赴平阳山门,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,粟裕任司令员,刘英任政委。次年3月,粟裕率领抗日游击总队500余人开赴皖南,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的战斗序列,后发展成威名远播的“老虎团”,其骁勇善战在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威名远播,书写出一页页灿烂辉煌的传奇篇章,至今番号犹存。

       粟裕率挺进师赴江南抗日战场后,刘英留守浙南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,1942年2月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国民党当局逮捕,不久遇害于永康方岩马头山麓。粟裕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演绎出一幕幕威武雄壮、气吞山河的经典战例,令日伪顽军胆裂心寒。其中首战“韦岗战斗”便威震江南挫敌凶焰,击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,神鬼莫测的游击战术打得日军如坐针毡;在摧枯拉朽的解放战争中,尤以苏中战役、孟良崮战役、渡江战役更是将他的军事指挥艺术推向巅峰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、国防部副部长、中央军委常委等要职,1984年2月病逝于北京,走完了他77年的传奇生涯,是共和国杰出的革命家和军事家。

       这是一首感人的曲,这是一支雄壮的歌,在整个中国革命云暗天低的日子里,红军挺进师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狠扎入敌人的心脏,成功地牵制和消耗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,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,功不可没!这一支烈火雄狮将星璀璨,共诞生了大将粟裕,少将张文碧、刘亨云和陈铁君四位将军。之外,还有宁波军分区司令员余龙贵、四平军分区司令员舒雨旺、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师副师长傅狂波......

       时光暗淡了刀光剑影,岁月远去了枪弹嘶鸣,但当年刘英、粟裕统率战斗的挺进师却鲜活于人们的记忆,铭刻于浙南的山山水水。青山藏浩气,碧水诉忠情,挺进师的辉煌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国革命斗争的史册。